新闻资讯

热门关键词

联系我们

太阳能储能系统的防雷与安全防护技术规范

来源:浙江格亚电气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2 20:45:31
太阳能储能系统的防雷与安全防护需遵循多项技术规范,涵盖直击雷防护、雷电电磁脉冲防护、接地设计、等电位连接及设备选型等方面,以下是根据相关标准整理的技术规范要点:

### **一、直击雷防护技术规范**
1. **接闪器安装要求**
- 依据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 50057-2010),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需安装接闪针、接闪带或接闪线。接闪针高度和根数需通过滚球法计算确定,确保覆盖所有设备。
- 大型光伏电站接闪针应距电池组件支架边沿≥3米,接闪线立杆距组件边沿≥3米,截面积≥25mm²钢绞线。
- 屋顶坡面安装时,接闪带每隔18米设引下线连接地网,且不与电池板铝合金框直接连接。

2. **引下线与接地网间距**
- 防直击雷引下线与安全保护地引下线在地网上的接地点需相距≥10米,防止地电位反击。

### **二、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规范**
1. **多级浪涌保护器(SPD)配置**
- **一级防护**:在电池板输出至控制器线路安装Ⅰ级电源SPD,通流量≥80kA(8/20μs波形)。
- **二级防护**:控制器、逆变器等设备内部安装Ⅱ级SPD,通流量≥40kA。
- **三级防护**:逆变器输出端或重要负载前安装Ⅲ级SPD,通流量≥25kA。
- 直流侧SPD最大持续工作电压需≥光伏方阵最大空载电压的1.25倍(QX/T 263-2015)。

2. **屏蔽与布线要求**
- 直流输入线、交流输出线需采用屏蔽电缆,两端屏蔽层可靠接地。
- 非屏蔽电缆需敷设于金属管道内,管道两端接地。
- 信号线路(如测控仪)需安装适配SPD,参数符合GB 50343-2012要求。

### **三、接地设计技术规范**
1. **接地电阻值**
- 依据《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》(GB/T 50065),储能系统接地电阻应≤4Ω,确保雷电流快速导入大地。
- 独立接地系统需避免与其他系统接地电流干扰,接地标识清晰。

2. **接地材料与连接**
- 引下线优先采用直径≥8mm圆钢或截面积≥50mm²扁钢,焊接部位需防腐处理。
-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,需符合GB 50057-2010材料规范。

### **四、等电位连接技术规范**
1. **设备与结构连接**
- 电池组件边框、金属框架、导线屏蔽层及建筑钢筋需等电位连接,形成统一电位体。
-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支架、贮水箱内胆、金属水管需连接至接地端子(QX/T 287-2015)。

2. **等电位连接带要求**
- 连接带拐弯处角度需>50°,确保导电连续性。
- 室内线路屏蔽层、SPD保护地线及导体需进行防雷等电位连接。

### **五、设备选型与安装安全规范**
1. **防雷器材指标**
- 接闪器、引下线材料需符合GB 11032-89防雷器材标准,确保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。
- SPD需通过型式试验,具备通流大、残压低、响应快特性(如TOWE品牌产品)。

2. **安装位置与环境适应性**
- 储能设备选址需避开雷击高发区,避免避雷针投影落在电池方阵上。
- 设备需具备防潮、散热设计,适应高温、高盐雾等恶劣环境。

### **六、维护与监测技术规范**
1. **SPD状态监测**
-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,实时记录SPD损坏程度、雷击次数,确保雷暴天气下及时响应。

2. **定期检查与更新**
- 每半年检查接地电阻、等电位连接可靠性,修复腐蚀或松动部位。
- 及时更新老化SPD,确保防护性能符合最新标准(如GB/T 36963-2018)。

### **七、标准依据与行业规范**
- **国家标准**:GB 50057-2010(建筑物防雷)、GB/T 50065(接地设计)、GB 50343-2012(电子信息系统防雷)。
- **行业标准**:QX/T 263-2015(太阳能光伏系统防雷)、QX/T 287-2015(家用太阳热水系统防雷)。
- **国际标准**:IEC 62305系列(雷电防护),用于参数计算和风险评估。

上一篇:农业大棚太阳能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

下一篇:微电网中太阳能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机制

相关视频

资料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