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热门关键词

联系我们

分布式光伏与直流微网的功率匹配控制及储能缓冲策略​

来源:浙江格亚电气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10:42:43
分布式光伏与直流微网的功率匹配需通过实时监测、动态调节和储能缓冲实现,储能系统采用充放电调节、多模式切换和共享储能策略,可有效平抑功率波动,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。以下是具体控制策略与储能缓冲方案的分析:

### **一、分布式光伏与直流微网的功率匹配控制**

1. **实时监测与动态调节**
- **功率预测与数据采集**: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功率、直流微网负荷需求及母线电压/电流,结合天气预报和历史数据预测光伏出力。
- **动态功率分配**:根据预测结果,动态调整光伏发电与负荷的匹配关系。例如,在光照充足时优先满足本地负荷,多余电能通过储能系统或逆变器回馈电网;在光照不足时,由储能系统或电网补充功率缺口。

2. **多模式切换控制**
- **并网模式**:当光伏出力大于本地负荷时,多余电能通过逆变器并入交流电网;当出力不足时,从电网购电补充。
- **孤岛模式**:在电网故障或离网运行时,储能系统作为主电源,通过调节充放电功率维持微网频率和电压稳定。
- **过渡模式**:在并网与孤岛模式切换时,采用无缝切换技术,避免功率波动对负荷的影响。

3. **分层控制架构**
- **站控层**:负责全局能量管理,制定功率分配策略。
- **馈线层**:协调各分布式电源(如光伏、储能)的出力。
- **末端层**:实时控制逆变器、储能变换器等设备,执行功率调节指令。

### **二、储能缓冲策略**

1. **储能系统充放电调节**
- **平抑功率波动**:当光伏出力突增时,储能系统快速充电,吸收多余电能;当出力骤减时,储能系统放电,弥补功率缺口。
- **削峰填谷**:在负荷高峰时放电,降低用电成本;在负荷低谷时充电,存储低价电能。
- **电压/频率支撑**:通过调节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,维持直流母线电压和频率在稳定范围内。

2. **储能控制策略优化**
- **比例积分(PI)控制**:通过调节PI参数实现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的精确控制,但动态响应较慢。
- **模型预测控制(MPC)**:基于预测模型滚动优化控制矢量,提高响应速度,但计算量大。
- **节点源荷差分电流控制**:通过计算源荷功率差额确定储能交互功率,缩短响应时间,降低计算量。

3. **共享储能策略**
- **跨区域能量调度**:在微电网群中,共享储能系统可聚合多个微网的光伏出力波动,实现能量跨时空转移。
- **提升消纳能力**:通过共享储能吸收光伏峰值盈余电量,在负荷高峰时释放,提高自发自用比例。
- **经济性优化**:避免重复投资,降低单位储能容量成本,提高系统整体效益。

### **三、典型应用场景与效果**

1. **工业园区微电网**
- **场景**:光伏装机容量大,负荷波动明显。
- **策略**:采用“光伏+储能+柴油发电机”混合供电模式,储能系统平抑光伏波动,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。
- **效果**:光伏利用率提高至95%以上,负荷波动降低30%。

2. **海岛独立微电网**
- **场景**:远离大陆电网,依赖光伏和储能供电。
- **策略**:采用超级电容+电池储能系统,超级电容快速响应功率突变,电池储能提供长期能量支持。
- **效果**:系统稳定性提升,供电可靠性达99.9%。

3. **城市商业建筑微电网**
- **场景**:光伏发电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匹配。
- **策略**:光储充一体化系统,储能系统平衡光伏出力与充电负荷。
- **效果**:充电效率提高20%,电网互动能力增强。

上一篇:高湿度环境下光伏组件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抑制研究​

下一篇:光伏系统能量路由器全功率范围软开关实现方法及损耗分析​

相关视频

资料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