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热门关键词

联系我们

东莞峰会释放信号:光储充一体化成城市低碳转型关键抓手​

来源:浙江格亚电气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09:00:17
**东莞峰会释放明确信号:光储充一体化已成为城市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,其通过技术融合、场景拓展与政策驱动,推动能源系统向绿色、高效、智能方向升级,为城市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关键支撑。**以下从峰会背景、技术价值、实践案例与未来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:

### **一、峰会背景: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**
东莞作为国际制造名城,工业园区密集,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压力显著。峰会以“碳路中国·大道有为”为主题,汇聚行业专家、企业与媒体,旨在探索符合东莞特色的碳达峰路径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广东省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5000万千瓦(分布式占比超40%),新型储能装机270万千瓦,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全国第一。东莞借此峰会,明确将光储充一体化作为突破口,推动工业园区从“电能消费者”向“产消者”转型。

### **二、光储充一体化的技术价值与功能**
1. **能源闭环与效率提升**
光储充一体化集成光伏发电、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,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“发电-储电-用电”闭环。光伏发电优先供应园区用电,余电存入储能系统;用电高峰时,储能系统释放电能,减少对电网的依赖;低谷时段储能充电,降低用电成本。例如,东莞某园区通过部署光储充系统,年用电成本降低超80%,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9吨。

2. **削峰填谷与电网稳定**
储能系统可平抑电网负荷波动,在用电高峰向电网供电,低谷时储存电能,缓解电网压力。广东省能源局指出,光储充耦合园区用电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,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打造绿色低碳示范。

3. **多元化收益模式**
园区通过节能降费、充电服务、绿电交易与电力需求响应获得综合回报。例如,建德经开全额投资的园区项目,投资回收期约5-6年,年充电服务量达2万车次。

### **三、实践案例:从示范到规模化**
1. **东莞五大样板园区**
华为数字能源与东莞合作,在长安硅翔、樟木头安众等五大园区落地光储充示范项目。以长安硅翔园区为例,系统集成光伏、储能与充电设施,通过智能管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,年节省用电成本超40万元,储能设备年降本8万元。

2. **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项目**
规划覆盖33万平方米厂房屋顶,形成65854.10KW光伏装机容量,配套3MW/6MWH储能电站及120个快充桩,构建“自发自用、余电储存、灵活调配”的能源闭环,破解工业园区能源困局。

3. **湖州长兴公交总站案例**
通过模块化充电单元设计,满足64辆新能源公交车快速充电需求,展示光储充在公共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潜力。

### **四、未来趋势:技术融合与场景拓展**
1. **技术融合创新**
华为推出“优光储充用网云”行业绿电解决方案,融合数字技术、光伏、储能与热管理,打造全液冷超充、全液冷储能架构,提升系统安全性与效率。例如,全球首款风液智冷储能新品在安全、收益与交付模块突破,适配工商业场景。

2. **场景多元化**
光储充一体化已从园区扩展至商业综合体、医院、数据中心、高速公路充电站、停车场等场景,满足偏远地区自发自用需求。户外移动设备充电、港口、民航等特种场景需求爆发,推动技术向高可靠性、高适应性方向发展。

3. **政策与市场驱动**
国家层面出台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明确光储充放多功能站建设要求;广东省通过专项债券、政策性贷款支持项目落地。未来,随着成本下降与技术成熟,光储充一体化将加速普及,成为城市低碳转型的标配。

### **结论**
东莞峰会表明,光储充一体化通过技术集成、场景创新与政策支持,已成为城市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。其不仅能降低能源成本、提升电网稳定性,更能推动工业园区向“产消者”转型,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可复制的路径。随着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突破与项目落地,光储充一体化将加速从示范走向规模化,引领城市能源系统向绿色、智能方向升级。

上一篇:红水河服务区光伏棚显神通:温度低8℃,能源自给率64%​

下一篇:连云港高铁站光储充站投运:64个直流车位解充电焦虑​

相关视频

资料下载